天下一品•富春三丁包
富春三丁包创制于一九二一年,当初富春应市的“煨面”,先用香菌、绿菌、鸡丝等煨成汤,另用一只锅将面煨到七成熟,然后将面起锅,放入煨好的汤中重煨,这样煨的面入味而不稠烂。但“煨面”制作过程较为复杂,往往累人久等,所以又设计一种“白汤面”,也就是鸡汤面。“白汤面”畅销后,每天母鸡销耗量很大,鸡汤下了面,而鸡肉等无法处理,于是老板就与厨师研究,将鸡肉切成丁子,外加猪肉丁、鲜笋丁做成三丁大包并赋有特色,终于成为扬州富春包子的代表。
三丁包子的馅心选料讲究,其馅心是以鸡肉——应选隔年母鸡要肥的,猪五花肋条肉——要无皮无骨,膘不大不小的;笋子——根据季节应采用不同的鲜笋为主要原料,按1: 2: 1的比例搭配,加工成大小不同的方形丁,故名“三丁”,并应根据三种原料各自的质地和口味特点,刀工成形要求应鸡丁大于肉丁,笋丁小于肉丁。并且以湖虾籽和原汁鸡汤加调味品烩制而成,甜咸适口,味道特别浓厚。三丁包子的制作极其精细:其包皮和馅心的比重大体是1: 1,即皮馅各半,包身呈“荸荠鼓”型,在包子的颈口处捏成三十几个排列整齐、清晰明细的摺子花纹(俗称“剪刀摺子花纹),包子收口捏成“鲫鱼嘴”形。成熟后,端正大方,挺立笼内,洁白如雪,宛如一个个精心雕刻的艺术品,令人未吃先美,诱人食欲,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淮扬名点。
早年,富春张广庆师傅曾赴上海亲自为毛主席、刘少奇及中央首长制作包括三丁包子在内的富春特色名点,受到称赞和好评,被应邀参加国庆十周年庆祝活动并在天安门观礼台就座。香港《大公报》专题介绍过富春的经营特色,并且专文介绍了三丁包子、千层油糕、翡翠烧卖等名点。来扬观光的中外游客都以亲口品尝三丁包子等名点为平生快事,在饱享口福之余,兴笔挥毫,纷纷留下品尝意见,赞誉三丁包子为“天下一品”(日本),“味美留连”(美国)“三丁包子手艺高,名不虚传扬四海”(中国),有不少中外游客还携至远地,作为礼品赠送亲友。
此点曾编入“中国名菜谱”和“江苏名菜名点”等书中。
三丁包在制法上须注意以下方面:
一、制馅,将猪肉切成二分见方,鸡脯肉切成二分半见方。冬笋切成一分半见方的丁,铁锅置中火上,放入笋丁、猪肉丁、鸡肉丁煸炒,放入绍酒、姜葱汁水,再放入酱油、虾籽、白糖、鸡汤用旺火煮沸后,用湿淀粉勾流漓芡,待卤汁渐稠时起锅,盛入盆中冷却,即成三丁馅心。
二、和面发酵:富春集团公司所属富春旗下品牌店除百年老店坚持传统发酵法外,其余各店现已采用酵母方法。下面说的是肥碱发酵法。将面粉、老酵放入盆中,加热水(水温视气候掌握,冬季为70度左右,春秋季40季左右,夏季25度左右),和均揉匀成面团,盖好保温(冬用“肥衲”,夏用湿布),静置发酵约四小时左右,即成酵面。
三、酵面兑碱:撒少许泼面在案板上,放上酵面摊开,将食碱化成水碱液,加入酵面中,用双手揣揉面团,使之完全混和,至面团表面光滑溴之既无酸味,也无碱味,用手拍击面团有空松之声,蒸一块手指大小的面团,上笼蒸熟(俗称看碱果)后,见其松软,色白而有香味,则兑碱正常,即可使用。
四、成形成熟,将面团搓成长条,摘成面脐,撒上泼面逐只用手掌拍揿成边稍薄中间稍厚,直径约三寸五分的圆形面皮,左手托皮,手指向上弯曲,使皮在手中呈凹形,挑入馅心放面皮中间,左手端平让包子合拢,以拇指按住馅心配合右手,右手拇指和食指捏成面皮的边缘,配合左手使包皮自左向右转动并捏成三十至卅二个折子花纹,边捏边包并收口,成“鲫鱼嘴”、“荸荠鼓”形,放入垫有松毛的竹笼内,置旺火沸水锅上蒸约十分钟左右,至“鲫鱼嘴”(即包口)湿润,包皮不粘手,松软而有弹性时即成熟。
三丁包子的特点:包呈白色,包皮吸收了馅心的卤汁,松软如绵,馅心松散,鸡肉香鲜,笋丁脆嫩,咸中带甜,油而不腻,味浓可口。
三丁包子的质量要求:包皮白亮,外形饱满,折纹均匀、清晰,不破不漏,一般可分为大包(一两一只)、中包(一两二只)和席点包子(一两三至四只)三种。
三丁包子的操作关键
1、此点为扬帮富春特色点心,酵面宜用自来酵(行业称轻肥慢长)应根据季节变化,正确掌握兑碱,达到正肥、正碱,才能保证质量。
2、包捏时应注意左右手必须配合协调,用力均匀,转、拉、捏包、收动作须一气呵成。
包子形成“荸荠鼓”、“鲫鱼嘴”形,包子颈口间三十几个摺纹匀称清晰。
3、三丁原料必须根据质地按比例搭配,三丁大小应随包子大小而改变,但鸡丁大于肉丁,笋丁小于肉丁不变,否则影响特色,烩馅应注意稍焖一下使之入味,并须正确掌握甜咸有度的口味特点。
4、三丁馅心烩制装盆后要及时去掉油的大面,使之出气。
富春三丁包曾荣获全国“金鼎奖”,为“中华名小吃”和“中国名点”。
(文∕周建强)